【记忆·长师】难舍那座“红房子”
发布人:长江师范学院 发布时间:2021-10-15   动态浏览次数:1144

【编者按】从江东到李渡,从团结路35号到聚贤大道16号,长江师范学院已经走过了90年的光辉岁月。每个长师人的心里都镌刻着一份关于长师的独家记忆,或是校园,或是校园里的人……为了迎接90周年校庆,新闻中心特推出记忆·长师系列报道,邀请历届长师校友、教职员工撰写他们在长师的美好时光。

难舍那座“红房子”

周汉兵

在涪陵师专求学 3 年,最迷恋的地方是那座“红房子”。离开学校 20 多年,最难忘的还是那座“红房子”。

其实,“红房子”并不气派,在当年的校园里绝对是有些寒酸的,只是一个一楼一底再加上一个阁楼组成的三层建筑。“红房子”也并不是红色,墙体是黄褐色,屋顶是小青瓦。

房子虽然简陋,但很神圣,学友们习惯性称之为“红楼”。因为阁楼里,驻扎着校园广播站和记者站。这里,是我梦想的港湾;这里,是我成长的土壤;这里,给我传递信心与力量。

1991  8 月底,我如期报到,进入学校。军训结束后,在老师们的鼓励下,我加入了系通讯报道组,“姗姗学步”写些系里的新闻。那时,稿子是手抄的。每次,我端端正正誉抄好后,却偷偷摸摸地跑到那幢“红楼”,把稿件放入置于一楼的广播站投稿箱。

自认为是“丑媳妇”,总是怕见“公婆”,因而写稿时总是惶恐不安,但心里又总是痒痒的。每次投稿后,中午和晚上就竖着耳朵听广播。一旦听到自己的名字和稿件,那种喜悦无以言表。也靠着写作,我多次获得了一等奖学金。

1992  10 月,我们几个牵头组建了校园记者站。我们几个记者大多“一肩挑”,不仅为校广播站写稿,还为《求实》写稿。我们活动的范围越来越广泛,采写的东西也越来越有厚度,学校党委宣传部也开始给我们布置一些任务,时任宣传部长余文模还经常给我们出题。很快,记者站成了学校最活跃的社团之一,宣传报道学校的重大活动,追踪学生实习生活,到涪陵教育学院、工业校等开展联谊,到市内的乡镇、街道采风学习……校园内外都有了我们活动的身影。

从此,去那座“红房子”的次数越来越多,我几乎是每天都要去一两趟。撰写稿件后,我们常常就挤在那阁楼里,讨论稿件、修改稿件,成了我们那时最充实、最快乐、最幸福的事儿。

  

原江东校区“红楼”   冯亦龙/摄

慢慢地,我便有了“野心”,开始把稿件疯狂地“砸”向《涪陵日报》等报刊,半年多时间竟然写了近百篇,结果全是泥牛入海。碰壁的次数多了,便开始了反思。于是,再写了稿件,我首先就是潜入阁楼,与朋友们相互切磋一番。

终于有了回音。1993  6  2 日,我的第一篇新闻稿在《涪陵日报》版刊发。尽管只是短消息,只有 62个字,但当时我还是兴奋了好久。随后,便一发不可收拾,《涪陵日报》当年刊发我的稿件 20 多篇,并把我评为年度优秀通讯员。到 1994  5 月底,我先后在《演讲与口才》《中国社会报》《涪陵日报》等 30 多家报刊发表稿件 100 余篇。

在我临毕业时,记者站决定为我举办个人作品展。当时我极力反对,但大家态度坚决,学校党委宣传部也大力支持。几个站友忙碌了整整一周。月初,为期三天的个人作品展在“红房子”旁边成功举办,在校园产生不小轰动,余文模等领导亲自为我的作品展题字鼓励。

凭着在记者站的积淀,写作成了我毕业后生活的一部分,20 年不间断,累计在《人民日报》《新华社每日电讯》等全国 100 多家报刊发表新闻、文学、评论、论文等各类文章 3000 多篇,其中有数十篇获得全国、省、市优秀作品。

2012  10 月,长江师范学院举行记者站 20 周年庆典,我有幸被邀。到达涪陵,我第一时间奔赴江东校区。徜徉在有些凋零、破败的校园,我心潮起伏,那一草一木、一砖一瓦都让我触景生情。教学楼、食堂、宿舍、电影院、图书馆、体育馆、竹苑……每一处都不舍离去。

站在“红楼”下,我久久凝望。爬上“红楼”,踩在吱嘎作响的木地板上,抚摸那有些斑驳的墙、那门、那窗,我的眼泪终于没有被管住,簌簌下落。


(作者系涪陵师专政史系1991级校友、记者站首届秘书公关部部长)


 

版权所有© 长江师范学院 地址: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贤大道16号 邮编:408000

招生电话:023-72791999、72792000 学校办公室电话:023-72791818

网站维护电话:023-72793508 技术支持:长江师范学院信息化办公室

学院微信公众平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