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盘点2019】实验中心投入使用 学校办学条件不断优化
发布人:长江师范学院 发布时间:2021-05-20   动态浏览次数:1123

  

2019年7月10日,学校实验中心建设工程全部竣工交付使用,占地面积63954.71平方米、建筑总面积73811.64平方米的楼群正式投入使用。8月15日前,8个二级学院整体迁入实验中心,11个科技创新平台和公共基础平台也顺利进驻,全校性的二级学院布局调整搬迁工作陆续结束。至此,学校办学格局得到极大优化,教学科研条件实现了质的飞跃。

学校新建实验中心自2017年7月1日正式开工,功能设计为二级学院教学科研用房,属于我校校园建设“三期工程”的项目之一。学校“三期工程”于2016年7月被重庆市发改委立项核准,2018年9月被纳入涪陵区“两线三片一城”建设项目。“两线三片一城”建设是涪陵城市发展的重大决策部署,贯彻了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“两点”定位、“两地”“两高”目标和“发挥三个作用”的重要指示要求,落实了陈敏尔书记对涪陵做好绿色发展“三篇大文章”的工作部署。学校“三期工程”建设不仅是实现提档升级的重要工程,更是落实高校立德树人、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有效举措。

实验中心建设倾注了学校历届党委行政和全体师生的心血。为了给广大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、科研条件,学校党委班子成立领导机构,亲自部署指导工作,相关职能部门合力完成了多项工作。为了实验中心项目顺利竣工、投入使用,学校党委统筹谋划、多次召开项目推进会,制定了有针对性的执行方案,顶着重重压力、协调解决多个困难,最终顺利交付使用,保障了二级学院、科技创新平台和公共基础平台的有序搬迁。

 实验中心外观采取现代化的设计,辅以红色线条修饰,建筑风格简洁、大气又庄重,为校园新增一笔亮色。学校向全校师生公开征求对新建实验中心的命名,经过多番征求意见,五栋大楼分别被命名为“至善楼”“至定楼”“至静楼”“至安楼”“至虑楼”,再以南北区分正副楼。“至”字楼群的命名,取自《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又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”极富书卷气息的命名,契合了学校厚重的办学历史与办学定位。

  学生正在做实验

教师正在实验中心操作设备    

根据学校搬迁方案安排,各二级学院、科研创新平台的布局调整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。5月30日前,崇义楼“教师教育实训中心”、格理楼“榨菜产业技术研究院”和“龙眼荔枝工程技术研究中心”完成了仪器设备搬迁和文化建设。7月15日前,8个二级学院完成整体搬迁到新建实验中心,美术学院进驻“至善楼”,机器人工程学院迁入“至定楼”,土木建筑工程学院、马克思主义学院、国际学院、大学外语教学科研部使用“至静楼”,化学化工学院、绿色智慧环境学院搬到“至安楼”,而“至虑楼”为学校工程训练中心,是部分专业学生课外科技创新实践的训练活动基地。8月15日前,16个二级学院(部)、职能部门等完成调整搬迁。

  实验中心内景图

实验中心的成功投入使用,有效提升了教学科研条件。机器人工程学院所属楼群功能分区明确,南楼为行政管理中心与学生教室及活动室,北楼为学院实验中心。该院在新建实验楼建设了工业4.0智能工厂实训室,引进工业4.0智能生产线VR-SF-L3设备,学生可直接观摩模拟现代工厂生产流水线。绿色智慧环境学院对实验室、实训基地进行了升级改造,其中一项,就是新开设了交互性智能教学工厂,将智慧沙盘概念引入辅助教学,学生在实习和生产虚拟培训时,可以与微型工艺模型互动,还可以配合微型工艺模型与3D仿真软件一起进行3D场景演示,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实践能力。

  新建实验中心“至”字楼群俯瞰图

一直以来,学校始终将学科专业建设及其配套的校园建设项目与重庆市、涪陵区重大决策同向同行。在党委行政的统一部署下,实验中心工程的顺利竣工、二级单位布局调整搬迁的顺利实施,各二级单位布局合理优化,有利推动了教学科研改革建设,将成为学校建设应用型高水平师范大学进程中的浓墨一笔。

 

(记者:张美如  邓云薇  张春林  周晓伟)


 

版权所有© 长江师范学院 地址:重庆市涪陵区李渡聚贤大道16号 邮编:408000

招生电话:023-72791999、72792000 学校办公室电话:023-72791818

网站维护电话:023-72793508 技术支持:长江师范学院信息化办公室

学院微信公众平台